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 海外经历  感想体会
加拿大交流学习心得
2012-02-28

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   王斐

交流学校:里贾纳大学

    大二的时候,萌生了出国交流的想法。不是为了以后出国作准备;不是为了加强专业的学习,因为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,去欧美国家交流实在是学不到多少专业的知识;更不是为了给自己未来的简历多添一笔。只是想抓住一次机会,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看看同一个地球的另一端的人们,过着怎样的生活。

十分荣幸地,获得了去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交流的机会。做好了出国前的各种准备,8月底,我与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另一名同学一同前往加拿大。14个小时的飞机长途旅行,让我们饱受各种煎熬,飞机最后落地的一刻,我们二人彻底松了一口气。晚上9点多抵达里贾纳机场,本以为这个时间学校不会再安排人来接机。当我们在机场四处寻觅看到写着我们名字的接机牌时,内心的激动无法抑制,乘上学校安排好的出租车,我们踏上了4个月的加国学习生活之路。

 

一、生活在加拿大

在加拿大的日子过得还是十分安逸的。我和同行的同学申请了一间四人公寓,和另外两个本土加拿大人共用。大家偶尔会在一起做饭、聊天,相处得十分融洽。4个月的独立生活,使我的厨艺大大提高,各种家务活也不在话下了。我们还报名参加了cooking class,学会了不少西餐的做法。头一次体会到,做饭也是一种享受,这对于我们这群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90后而言,的确有着不一般的意义。

每隔一周,我们就搭着校车去超市采购一次。冰箱再次被塞满,情绪顿时和冰箱一样高涨,又有了充足的原料研究各种美食的做法。我们烤过披萨,包过水饺,煎过牛排,煮过意面,蛋糕蛋挞也尝试着做过,虽然失败了,但二人一同研究的乐趣,至今还没有淡忘。我们认识不少中国留学生,偶尔去他们家做客,发现每个人的厨艺都是了得的。一个人在外久了,想必心里也是有些孤单的,也许美食可以弥补一下这份孤单。也难怪新东方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出国不是学外语的,是学做饭的。”

我们所住的城市里贾纳是萨斯卡彻温的省会城市,位于加拿大南部的中心位置。人口稀少,白天在马路上行走,无论任何时候都看不到几个人,只有不多的车辆穿梭在大街上。四处放眼望去,都是空阔的大片平地。就连市中心的down town,也只有几座高楼大厦和购物商城,繁华的程度还远远不及济南。唯一好的便是脚底下干净的街道和头顶上蔚蓝的天空,唯这二者也足以教人日日出门愉快了。由于人口少,小城市的公交系统也不是很发达,没有汽车开的我们,每次出远门只能乘坐公交车。列车的时刻表标在站牌上,汽车总是很准时,每半小时一趟,错过了便要等很久了。司机和乘客都是很讲礼貌的,上车前会说声“Hi”,下车时会说一声“Thank you”,习惯了这种礼节,回国后我也常常想对公交车司机打个招呼,但恐怕要被看做异类了。在加拿大,我已习惯与陌生人打招呼、冲陌生人微笑,每每这般,心里总会洋溢着快乐。

4个月,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很多活动,和外国友人们过了几个重要的节日。至今依然认为,学习并算不上我们最大的收获,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。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,我基本上都参加了:开学的新生见面欢迎会、国际文化展示交流活动、冰球比赛、圣诞游行、农场参观……节日也是一个都不少:10月的感恩节、11月的二战军人纪念日、万圣节、圣诞节……在这些活动中,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外国友人,也了解了加拿大文化的方方面面,反观自身,更能获得有益的东西。

 

二、学习在加拿大

    我在山大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,在里贾纳大学很难选择和专业课相近的课程,于是我就按个人兴趣选择了心理学、女性研究、美学三门课程。每门课程在第一堂课,老师都会发一个教学大纲,供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课程学习进度以及课程要求。三门课程的授课方式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,学生可以在课上可以随时发表个人观点,大家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,所以要想学号一门课,积极发言是必不可少的。

个人在这点上做的并不好,由于是刚到国外,语言还正在适应中,加之外语学的又不是很好,所以不好意思主动开口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,也只有默默地听课了。但我比较喜欢同老师在课下交流,提前和老师预约好见面时间,我就会带着问题和老师面对面地交流。尤其是美学老师,我同他就相关问题交流过很多次,老师很热心,指导着我读外国哲学家的美学作品,认真回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,教给我如写论文时如何选题、如何论证,总之我的一切困难,他都很乐意帮助我。在他和几个课上同学的帮助下,我的美学课成绩是很理想的。要知道,这门课需要阅读大量的哲学文章,还有几篇千字论文要写,期末考试还需现场做论述,对于一个英语写作从没有超过500词的我来说,这些课业任务在我看来都是很有挑战性的。不过还是态度决定一切,端正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使我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
心理课的老师使我最喜欢的,她讲课活力十足,风趣幽默。她一开口便可以让全班同学打起精神。每次下课,她总会说一句,谢谢大家来听课。这一句话就让人感觉出国内外师生关系的不同。至少让我们感觉,师生是完全平等的,彼此是相互需要的。她的最后一堂课令我印象颇深。一向开场白充满热情的她,那天突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。二她一开口,泪水便抑制不住地流了出来。她给我们解释,是家里出了些问题,而自己总是克制不住地去想那些问题,一想起来就想哭。我本以为要取消这最后一节课了,因为她的情绪实在是很不稳定。但没有几分钟的功夫,她很快地调整了过来,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微笑,继续洋溢着热情开始讲课。我听得出她声音里的颤抖,但我也知道她在尽最大的努力投入到课堂中来,完完整整地给这学期的课画一个句号。

在这里学习,最大的感受是考试的频繁。一学期每门课程有三次考试,几乎就是月考了。刚刚结束了一次阶段性考试,新知识没学多少,就要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了。突击是绝对得不到好成绩的,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堂课。好在测试的内容并不难,作为基础性学习,考试还是以考察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为主,关于这一点,我认为和国内的基础知识的考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。所谓的不同,便是这里的老师更注重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以及合作技能的训练,其实在这方面,山东大学某些课程的教授也注意到了,只是没有严格地纳入最后的考试成绩。此外,学校特别重视学术自律和规范,我们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有统一的格式,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抑或是转述,一定都要注明出处。如果疏忽了未注明,老师会在文章中提醒。更有甚者,文章最后的reference 格式是否严谨规范也是论文的一项重要的得分项。我们的许多作业都需要上传电子版,主要目的就是用一个软件检测文章中是否有抄袭或者引用不注现象,即便是有一处疏漏,文章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判零分。这种学术的严谨性,我认为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
 

三、游玩在加拿大

    游玩的日子随不多,却是在加拿大过得最开心的时光。附近的城市周末搭朋友的车就同行了,稍微远些的地方便趁长假游玩。

    我们同几个中国朋友一起在外野营吃烧烤,白天看瓦蓝的萨河静静流淌,夜晚看明亮的星星漫天闪烁。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,因着同为中国人,相互照料,度过漂流在外的日子。他们给我们的帮助更是莫大的,这辈子或许也不会有机会和他们再见,只在这里说一声谢谢。

    二战纪念日是个三天小长假,我们和一群来自各国交流生租车前往班夫国家森林公园。30多个人,不同的肤色、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观念,却也可以很好地相处痛快地玩乐。这些人中只有我们俩是亚洲人,他们告诉我们,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,很少会和国际留学生一起玩,总觉得中国人喜欢一小撮聚在一起,而我们和他们不同,也改变了他们对于中国人的一些看法。我跟他们解释,汉语是汉藏语系,英语讲得一般不如印欧语系的人,所以交流起来不是很方便;另外,中国人多内敛,性格较含蓄,他们只是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,而非不喜欢和外国友人一起玩。和他们相处的这些天,深刻地感受到他们及时行乐的性格。任何时候,他们都可以玩得很投入,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玩得相当high,哪怕是凌晨3点都可以在酒吧里跳得疯狂。和他们呆久了,自己会被感染,会渐渐地放开,疯狂地玩着。这种人生态度,显然很西方,但我想一向内敛的东方人,或许有些时候也要学会投入当下,收放自如才是更好的生活状态吧。

国家森里公园的美景不可不提。我们去的时候是深秋,雪已落满了一地,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。路易斯湖也已经结了冰,没有了往日迷人的绿。所以,秋天的景色是不及夏天美丽的。但就是这般景色,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。每天都可以仰望逼人的雪山、深邃的山间小路,看鸟儿在街道上踱着步子,小鹿在车辆后跳入森林……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,是我今生都从未体会过的。

圣诞节我们坐飞机来到加拿大西部的温哥华,自助旅游一星期。这一星期是我们玩的最累却也是最过瘾的。旅行前我们自己预订青年旅社,设计行程,预算花销,所以旅行的快乐从做计划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。这一星期,我们每天9点出门,晚上10点才回到旅馆,在外一逛就是一天,为了多看看这个城市,我们有时甚至可以一天不吃不喝,这旅行也真有点玩命了。短短5天,我们去过了温哥华各种旅游景点:唐人街、罗宾逊购物大街、蒸气镇、史丹利公园、火炬广场、UBC大学……坐游轮去有”小英国”之称的维多利亚岛,在一栋栋英国建筑中游览这座花园城市。加拿大人对待游客都是十分有好的,有时我们乘公交车问路,司机一看我们是游客,连车票都不让买;大街上的人见我们四处张望找不到路时,便会驻足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忙;就连拍照时也会有人问,需要我给你们拍个合影么。这一份份热情与友好,让我们在异国感受到一份温暖与快乐。当然,偶尔也遇到过不安全的事情。比如有一次晚上我们做渡轮去北温哥华玩,在港口上久呆了一会,便有人来搭讪。起初还以为是热情的本地人呢,后来聊着聊着便觉得此人不善,吓的我们两个姑娘迅速离开了。单独在外,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妙。

 

     4个月的交流学习,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,仔仔细细用心地看了看地球另一端人们的生活,心中有了更多的体会认识。很多东西的影响,我想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,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。我希望能把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带到中国的生活中,带进我人生的慢慢长路中。

版权所有@国际事务部 地址:中国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:250100
电话:+86-531-8836-4853/4854/2840 传真:+86-531-8856-5051